English

沂蒙大地飘芳菲

1999-04-15 来源:光明日报 ■孙(木志)文 高合民 我有话说

沂蒙有个苍山县,苍山因盛产蔬菜而著名。

六年前一个初秋的日子,江泽民总书记到沂蒙老区视察时,看了苍山县的大棚蔬菜后曾指出:“苍山蔬菜品种多、质量好、要多搞,占领市场,占领江苏、上海市场,让农民尽快富起来!”

六年间,苍山县委县政府几届领导班子,遵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紧紧盯住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走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农业之路,精心运筹,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培育和发展蔬菜、养殖、林果、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尤其以大棚蔬菜、大蒜、大姜和创汇蔬菜为特色的“三大一洋”蔬菜生产,迅速形成了规模优势。目前,苍山县已发展温室大棚蔬菜18万亩,大蒜20万亩,大姜8万亩,创汇蔬菜6万亩。全县蔬菜面积达到65万亩,总产45亿斤。成为赫赫有名的“山东南菜园”。

190元与李国效应

那是一九八一年的秋天,当了五年义务兵的李国怀揣190元复员费返回故里。这190元钱在当时贫穷落后的沂蒙老区——苍山县农村,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回家后的李国看着家乡贫困的面貌,他不甘心就这样当一辈子穷农民,他在苦苦寻找着一条致富路。这时,临行前部队首长的话又在他耳边响起:“你在部队管理蔬菜大棚很有经验,复员回农村后,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部队领导的叮嘱使他顿开茅塞。可是又一琢磨,却犯了难。种大棚蔬菜所需原料在当时物资比较匮乏的农村市场上根本见不到。他立马给部队领导写了一封求援信,关键之时,一个饱含军民鱼水深情的邮包无偿地从军营寄到了李国手中。包裹内有黄瓜种子和农药,还有部队首长写来的鼓励信。小李被深深感动,首长的厚望更增强了他发展大棚蔬菜的信心和决心。

两个多月过去,当村民们看到李国从塑料大棚里摘出顶着黄花的嫩黄瓜时,大家都惊讶了,众口一词:“真没想到,冬天还能鼓捣出那稀罕玩意儿。”

然而,在当时的农村集贸市场上,老百姓见到冬天有带花的嫩黄瓜,都感到稀奇不敢问津。三九寒天,李国半夜出发,骑自行车一人带着200多斤黄瓜到百里外的枣庄、临沂、徐州等地去卖好价钱。当年,由于李国懂管理会经营,三分大棚黄瓜获纯利近千元。李国的成功,使埠子村的老百姓们都着了魔。第二年,政府全力扶持,本村及周围村庄像变戏法似的,一下子发展起大棚蔬菜300多亩,随后,呈爆发式迅速膨胀,星星之火在苍山大地上形成了燎原之势。

时光迈进九十年代,苍山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敢于向传统农业挑战,立足当地优势,在全县大胆推广了“大蒜生产种植三部曲”。“苍山大蒜”具有瓣大、皮薄、香、辣、甜、粘等优点,专家们测定,内含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药物功效。

大姜生产亦是苍山一大优势产业,“苍山大姜”历来受到南方市场的青睐。用大姜加工而成的食疗保健食品,一上市便备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在兴明、仲村等乡镇大姜生产已形成规模,其经济效益甚为可观。“苍山大姜”生产前景广阔。

今日的苍山蔬菜大棚,已不再是起初的弓棚式“小作坊”,伴随着省“三○”科技工程落户苍山,全县涌现出了一批科技乡镇、科技示范村和科技示范户。具有整体规模大、产量大、品种多、质量好、收获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的高科技蔬菜大棚遍布苍山农村。大棚蔬菜的种植模式也由以往的单一型发展成秋延迟型、深冬型、早春型等。花色品种有黄瓜、茄子、辣椒、冬瓜、西瓜、豆角、葡萄、香椿、人参果、丝瓜、蘑菇等近二十余种,还有大棚养鸡、养猪和大棚花卉等……

苍山大棚蔬菜生产已成为鲁南大地、沂蒙老区的一枝独秀,大放异彩……

异军突起与亚洲第一库

这一切来的似乎异常迅猛。大棚蔬菜、大蒜、大姜一夜间成了苍山农业中的主导产业。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为苍山农村经济的振兴创造了机遇。他们以“天下第一蒜”为招财进宝的起点,千方百计吸引外商外资,实施创汇农业战略。

苍山县富有远见的决策者们一致意识到,只有先筑巢,方能引凤来。于是,一个个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拔地而起。同时,县里加大投入力度培植龙头企业,新上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120多个。黄埔集团调理食品项目,嘉德公司和新杨集团的速冻生产线。另外,还把一些规模小、经营分散型的蔬菜冷藏恒温库,通过企业兼并、租赁、购买等形式吸纳组成企业集团,形成集约化规模经营。目前,全县拥有190多座恒温库,总冷藏能力10万吨。有蔬菜深加工企业120多处,生产速冻、保鲜、腌渍、油炸、脱水五大系列,上百个品种,总量达15万吨。龙头加工企业已成为苍山县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着力点”。

山东黄埔集团是苍山县的龙头带动加工企业。该集团属国有大型企业,资产总值达2亿元,经营规模3万吨,总部下设国内十几家专业公司,集蔬菜保鲜、超微粉、超临界工艺萃取医疗产品为一体,拥有进出口经营权和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是山东省欧亚大陆桥产业带的支柱企业。

台商黄炎钟先生在苍山投资兴办的山东福禄寿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现代化加工设施的综合性出口企业。自一九九五年建厂以来,该公司依靠苍山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年出口各类保鲜蔬菜30000余吨,产品大批销往日本、台湾等地。

当地颇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蒋新东,与韩国益星公司合资,在苍山北部山区大仲村镇兴建了一座占地120多亩的工业园。该工程总投资1.5亿人民币,建成后可谓“亚洲第一库”。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告结,第二期工程完竣在即。它主要以大蒜、大姜加工贮藏为主。年贮存和加工大蒜4万吨,占全县大蒜年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过去,大仲村的菜农很少种蒜,“亚洲第一库”的建成给菜农们吃了定心丸,今年全镇一下子就种了8000亩。

外向型蔬菜加工企业异军突起,它在苍山农民与国际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座信息桥梁。勤劳的苍山人聪慧且颇具生意人的精明,他们从国际市场信息中得到启迪,发现种“洋蔬菜”比种“国菜”效益更佳,且国际市场潜力较大,这可是个发洋财的大好机遇。

庄坞镇北多福庄村的农民捷足先登,抢先与县合资企业嘉德蔬菜公司签订了出口日本山牛蒡的购销合同。他们聘请了蔬菜专家到田间指导,学习掌握了一整套山牛蒡种植经验和管理技术。经过精心管理,七月中旬收获时一亩地纯收入高达15000多元。从那以后,老百姓看到种山牛蒡能赚大钱,就大面积地扩种起来。该村村民张金田1998年种植了3亩山牛蒡,并能收夏秋两季,只此一项,纯收入可达5万元。这在庄坞来讲仅是一个中等户。与北多福庄村一路之隔的南多福村有一户在外村租地种植了30亩山牛蒡,经济效益可想而知。据匡算,该村农民1998年仅山牛蒡一项人均纯收入达3千元以上。真乃福庄人自有福气,“洋蔬菜”使苍山人发了洋财。

刘建志与艾曲模式

一九九五年深秋,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来苍山艾曲蔬菜批发市场视察后欣然题词:“农民办市场,全国第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参观后说:“像刘建志这样有觉悟、有本事、有开拓精神的基层干部我省有一大批。有了这样一些好带头人,才能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很好的落实,农村才大有希望。”

刘建志何许人也?那个全国最大的农民自办蔬菜批发市场是怎样建起来的呢?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苍山县艾曲小康实验区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刘建志就是艾曲蔬菜批发市场的创始人和当家人。刘建志虽然墨水喝的不多,但他硬是靠勤奋自学拿到了大专文凭。十几年前,当上级党组织把艾曲村这副重担交给他时,他曾力图改变其落后状况,先后在田地上搞了四个一百亩经济作物和五个一百亩林果试验基地,却全部付诸东流。不甘心失败的刘建志又一次次到外地市场考察论证,为建蔬菜批发市场,他付出了非常的代价。如今,这个批发市场已由过去的占地不到8亩扩展到市场面积228亩,建筑面积达38200平方米。建成了集饮食、住宿、通讯、文化娱乐为一体,代购、代装、代储、代运、代销、代办加工全方位服务的大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蔬菜上市品种增加到30余个种类,产品销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还出口到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地,蔬菜年销量达3.5亿斤,日最大销售量达360万斤以上。年销售额突破3.5亿元,年创利税500万元。现在,全国各地在艾曲蔬菜批发市场的长期固定客户达506家。

一九九八年三月,刘建志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光荣地走进了神圣的人民大会堂。会议期间,刘建志做为全国农业战线上五位代表之一(并且是唯一的基层代表)接受了中外记者的采访。整个新闻发布会提出的11个问题,刘建志一人就回答了6个。

艾曲蔬菜批发市场的建立,为苍山人开拓对外市场辟开了一条绿色通道。他们及时与南方主销区联合协作,使大批苍山蔬菜运销户能在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深圳、珠海等地常年坐阵经营,形成了“苍山蔬菜一条街”、“苍山蔬菜直销市场”。由于他们经营灵活,很快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了脚根。苍山40%的蔬菜销往上海市场。其中,上海真如、漕安两大市场80%的蔬菜是苍山菜。一九九七年八月,上海市遭受特大台风侵袭后,一时蔬菜极为短缺,深晓生意经的苍山运销户便迅速从外地调运了几千吨蔬菜及时投入上海市场,比上海自身外调的蔬菜提前了10天。

据有关部门统计,苍山县至今已有3万多农户,5万部车辆、10万多农民常年活跃在南方各大城市的蔬菜购销市场。仅此一项,菜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两千元,县财政收入增加2500万元。

一九九七年四月,全国第四届农副产品批发联络会议在苍山召开。在“98青交洽谈会”上,苍山县农副产品外贸成交额达到725万美元,位居临沂市各县区前列……

苍山变了,变的美丽、富庶而充满勃勃生机。苍山以她“满山菜花竞芳菲”的奇特景色,在沂蒙大地独领风骚。穿越苍山境内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高速公路贯通之日在即,它将为苍山经济的腾飞再创新的机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